10月11日至15日,联合国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,“生物多样性”成为近些天来高频出现的热词。
南通是南北气候交错区和海陆生态交错区,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,江海洄游生物就是长江南通段渔业资源中最为珍贵、稀缺、独特的一类。如何保护好这些水中“精灵”?9月26日,江海洄游生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在通成立。在市科技局组织下,包括国内知名高校院所、企业在内的10家联盟成员单位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联合攻关,以科技的力量为长江大保护增色赋能。
洄游生物——南通最具特色的渔业资源
对“洄游生物”,可能很多人不甚了解,但提到这些生物的名字,南通人都再熟悉不过。滚滚长江行至江苏段最下游,南通便是长江入海前的“最后一站”。独特的地理位置,使得南通兼具长江和海洋水生生物资源,成为国内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基因宝库之一。
虽然长江南通段存在多个生长发育及栖息习性迥异的生物类群,但最具区域特色的类群,当属江海洄游型渔业资源。江海洄游生物不但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,更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。就拿刀鱼来说,民谚有云“春潮迷雾出刀鱼”,“春食刀鱼”是一种传统,也是长江口边的人们对昔日共同的记忆。
令人痛心的是,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、生态环境影响等原因,长江全流域的出鱼量不断下降,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“无鱼”等级。江海洄游生物的生存更是不容乐观,鲥鱼已基本绝迹,中华鲟濒危,野生江刀资源也濒临枯竭。
长江保护刻不容缓,但对江海洄游生物来说,仅保护长江还远远不够。“长江口是长江和海洋的交汇区,由此形成既相对稳定又一直变化着的生态交错带,‘鱼’进出长江前会在该区域徘徊一段时间,有许多重要生态学过程在此发生。”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仲霞铭说,从长江入海口着手“江海洄游生物”演变规律研究,就等于牵住了“牛鼻子”,江海“分界线”扩延只是个开端,江海洄游生物保护还大有文章可做。
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78年从南京迁至南通,长期致力于渔业资源状况的研究,围绕长江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开展的动态研究工作达十余年之久。今年以来,该所承担了我市的社会民生重点项目《长江大保护背景下长江口邻近海域食物网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》,此外,还根据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专项任务,在长江口设置9个监测点,对洄游生物在不同季节的产量以及水深、温度、盐度等水文指标进行监测,对监测数据展开分析。
这些数据能为洄游生物的产量管理提供什么帮助,还需要哪些专业指标共同支撑研究?这些问题,仅凭一家单位的专业优势无法解决。术业有专攻,要弄清楚这些因素如何互相作用,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。
江海洄游生物保护创新联盟在JXF吉祥坊成立
9月26日,由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牵头,江海洄游生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在通成立。10家联盟成员单位将围绕长江大保护战略,聚焦江海洄游生物保护,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联盟运行机制,形成学科交叉优势,推动优势学科和特长专业为主导的科研攻关活动,为政府制定科研项目指南提供依据。
江苏JXF吉祥坊集团是联盟中唯一一家企业成员单位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,JXF吉祥坊率先开始长江河鲀人工繁养殖,继而开发保护鲥鱼、刀鱼等,逐步形成珍稀鱼类全产业链。作为江海洄游珍稀物种保护和产业开发的先行者,并于2010年牵头组建了江苏省长江特色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,实现了一大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。JXF吉祥坊集团常务副总裁朱永祥表示,企业拥有的丰富种质资源,成熟的人工繁养殖技术,规模、现代化、智能化的繁养殖设施设备,以及科技人才队伍、全渠道营销力量都可以成为联盟创新的资源,为联盟相关项目的研发、应用、示范、推广提供支持。
为积极策应美丽中国、长江大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,今年,南通市科技局经研究决定在科技计划体系中设立“长江大保护专项”。专项结合南通现有的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优势,共计扶持科技项目33项,支持开展长江南通段治理与保护领域战略研究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,为南通争当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排头兵,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贡献科技力量。
(本文摘自《南通发布》)